接续奋斗 抒写有福之州新华章

更新于:2024-07-08 10:48:02

东南网7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

最近,city不city一词走红网络,网友们纷纷用好city啊形容一座城市的实力、魅力。

福州city不city?回答掷地有声。

用发展实力作答--福州地区生产总值在2023年达到12928.47亿元,过去10年间年均增速7.6%。今年5月,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成功举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欣欣向荣,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万亿之城朝气蓬勃。

用开放水平作答--5月以来,福州接连举办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等重大活动,向全世界展示了有福之州的城市魅力,为海内外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和青年交往搭建了重要平台。

用城市品质作答--去年10月,福州荣获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是中国唯一获奖城市。今年,福州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五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用民生温度作答--全市财政支出超814亿元用于民生领域,占支出总额的80%以上。福道、生态公园、长者食堂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今年初以来,福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发展方向,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州新区、福州都市圈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福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抢抓战略机遇

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度

炎炎夏日,在罗源县牛坑湾港口及加工物流区填海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一辆辆大型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忙中有序地展开作业。

牛坑湾填海工程位于罗源湾北岸,总投资64.3亿元。该项目是全省最大的已批未填涉海项目,围填后将形成连片成规模用地1.2万亩,为建设海上福建海上福州提供重要承载空间,对提升福州都市圈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项目已经获得路条,施工便道于6月开建,围堰、吹砂、回填等工序将依次进行。在牛坑湾填海工程指挥部的《工程推进流程图》前,牛坑湾鉴江湾开发建设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叶若昀介绍,项目建设明确了19大项97小项内容的完成时限、责任单位等,这张流程图就是一张作战进度图。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最有力支撑。行走榕城大地,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景处处可见。这种昂扬向上的拼搏劲头,源于福州对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倍加珍惜和全力拥抱。

去年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以来,福州抢抓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州新区、福州都市圈、强省会、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开展三争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年,福州经济总量达1.29万亿元。

新的一年,起步即冲刺。今年初以来,福州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以项目攻坚突破年为抓手,持续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乘着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东风,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加速跑。据悉,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是福马产业园先行先试区主要承载地,将全力打造两岸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目前,核心区母港一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计划今年投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战略,东海之滨诞生了全国第14个、福建省首个国家级新区--福州新区。据统计,福州新区以占全市6.6%的土地和20%的人口,实现了全市24%的地区生产总值。今年初,福州新区集中签约3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突破220亿元,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为福州做大做优做强省会注入澎湃新动力。

记者从福州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全市共安排1855项市重点项目,年计划投资4324.6亿元,1月至5月已完成投资2192.8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0.7%,超序时进度9个百分点,彰显出福州全市上下围绕项目建设比学赶超、奋发有为的蓬勃朝气。

点燃产业引擎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未来的城市竞争,一定程度上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福州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等突出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今年5月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福州市共签约113个数字经济项目,总投资903亿元,涉及集成电路、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构想。如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数字福州建设各项工作领跑全省,数字化浪潮在福州奔流涌动。

一批数字经济优秀企业在福州脱颖而出。新大陆拥有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福昕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设有多家子公司,直接用户超7.5亿,企业客户超42.5万,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至2023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从2800亿元增长至7100亿元,年均增速超20%,占GDP比重超55%,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全市144家企业成功入选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创新企业,位列全省第一,占比超40%。

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2023年,福州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在福州,数字化赋能,推动制造业加速实现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走进福耀绿色智慧工厂,玻璃从原片到成品所需要的搬运、排片,再到物流装箱,全交给工业机器人完成。3万名员工共拥有2229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名员工743台--这一数据,几乎是国内平均水平的两倍,而且超过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坚持创新驱动,福耀为先进制造业树立了标杆。相对于传统的汽车玻璃,我们这款5G天线玻璃产品,将天线内置在玻璃中,还能实现天线信号强度翻倍的效果。目前,5G天线玻璃已量产运用到新款汽车上,形成高质量、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福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全球每4辆车就有1辆车的玻璃来自福州。

据悉,福州聚焦纺织、钢铁等优势产业,已打造10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服务企业3.5万家。按照计划,力争到2025年底前,超530家重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加快构建质量优、效率高、动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创新力量支持。坐落于福州大学城的闽都创新实验室,由福州市政府牵头,依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福州大学共同建设。创立5年来,闽都创新实验室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80多项,落地转化创新成果62项,成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提升城市品质

全力推进可持续发展

近日,《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实践》入选中国智慧减废城市优秀案例,并通过发布于联合国人居署网站,向全世界推介福州模式。这是福州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获得的又一项新成果。

福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统筹经济活力与城市繁荣、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城市安全与韧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023年10月28日,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颁奖活动在上海举行。福州被授予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是全球5个、中国唯一获奖城市,彰显了海内外对福州城市品质的高度认可。

城市品质,体现在补齐治理短板,打造硬支撑上。

6月,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里,调度工程师密切关注着降雨量的变化,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逢大雨必涝,曾经让这座城市头痛。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福州依托新成立的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实行库湖河网厂站一体化数字化管理,实现一张图统排涝,一中心管全城。有了数字化联排联调,福州市城区排水防涝应急处置率提高了50%。

围绕硬支撑,立足综合治理,福州还着力缓解城市内河水质不稳定、交通拥堵、无障碍出行难等,打造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主干道整治、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样板,其中,苍霞新城全方位改造提升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城市品质,还体现在优化政务服务,增强软实力上。

走进福州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排队等候的人不多,处处井然有序。办理退休预审后,只要到窗口签字确认,就完成退休手续了,方便!近日,在社保医保一窗联办窗口办完退休手续的林依伯说,社保、医保两个部门的业务一次办成,他下个月就可以领到第一笔养老金了。去年,福州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在全省率先推出退休预审服务,今年还新增了社保医保联办服务,进一步方便了市民。

不只是在政务服务中心,e福州便民服务终端将政务服务延伸到市民的家门口,实现户政业务、公积金提取、医保登记等107个高频事项自助办理。目前,全市已在人流密集场所布设410台便民服务终端,惠及200多万人次。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布的《2023年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中,福州迈入全国第一梯队,被列为全国标杆。

办好民生实事

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民以食为天。在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现有60岁及以上老人1200多人,吃饭是不少独居老人的头疼事。

为了解决老人们的吃饭难题,军门社区办起了长者食堂,老人们交10元钱就能吃到一顿两荤两素的热乎饭。去年底,军门社区长者食堂面积从160平方米扩大到320平方米,可以容纳更多老人就餐,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临近中午,军门社区老人林瑞珍闻着饭菜香味走进长者食堂,玉米三鲜、红烧茄子等菜品很对她的胃口。这里让老人吃得营养又健康,我每天都过来吃。逢年过节,社区还请大厨上门做大餐,很好!林瑞珍感慨地说。

把助餐服务这项关键事,办成群众身边的暖心事--截至去年底,福州共建成584家长者食堂,设置23958个餐位,累计供餐133万人次,有效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助力打响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福州市委、市政府牢记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殷切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办好民生实事,强化民生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现在我上班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早早出门挤早高峰。近一个月来,家住仓山区美林湾小区的陈先生都选择开车从新建好的叶宅巷道路驶入中心城区上班。这条道路为双向两车道,路边绿树成荫,于上月建成通车。这条路是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提前半年完成,极大方便了周边小区居民的出行。

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20大项60件,基本涵盖民生主要领域,已有4件提前完成,还有一批实事正在加速推进,也有望提前完成,让群众早日享受到民生实事带来的福利。

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的朴素愿望。目前,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福州新区的滨海双龙新居,正在加快建设。该项目共推出701套带装修房源,主要面向住房和收入困难群体及普通工薪收入群体,价格不到周边商品房价格的一半,还有医疗、学校、地铁等配套,计划2026年12月31日竣工交付,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居梦。

住房是民生之要。福州大力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2023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53万套,开工建设棚改项目20个、安置房15838套。去年,福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财政部下达2000万元给予正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