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又是40天,已连续10年如此
更新于:2024-07-14 08:15:21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从2015年至2024年,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在每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好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天气最为炎热。待到暑退出伏,早晚才渐有凉意。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一共10个;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一共12个。
天干和地支按顺序搭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可以不重复地记录60个,俗称六十甲子。当一轮结束后,再从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记录,如此循环不绝。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为何中伏会有长有短?杨婧解释说,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以今年为例,6月21日夏至,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是6月25日(庚申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5日(庚午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庚辰日),第四个庚日是7月25日(庚寅日),第五个庚日是8月4日(庚子日),8月7日立秋,所以今年在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就为20天。而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8月14日(庚戌日)才进入末伏。
本世纪至今以来,仅有2004、2006、2008、2010、2012和2014这6个年份的三伏是30天,其他18个年份的三伏都是40天,其中,2015年至2024年,更是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对公众来说,一定要做好针对性应对,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安然度夏。杨婧说。(记者 周润健)
- 福建省首条服务台胞的国际网络专线启用
-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主任会议召开
- 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传出至少三声爆炸声
- 福州海关查获含有“问题地图”的书籍
- 以媒称黎以停火协议将于27日10时开始生效
- 中非共和国中部发生武装袭击致10人死亡
- 欧盟要求法国等8个成员国采取行动削减赤字 否则可能罚款
- 联合国官员:刚果-金面临极度缺粮问题
-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 福州换补领证可24小时自助办理
- 利好!七部门发文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 美联储公布11月会议纪要 预测12月将再次降息
- 福州冷空气“造访” 气温大跳水
- 第十一届闽台佛教论坛举行
- 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额达6.40万亿元
- 冷空气来袭 漳州开启降温模式
- 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 父母可以撤销房屋赠与吗?
- 1—10月福建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增长超四成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