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科技小院让科技成果“下地入海” 助力乡村振兴

更新于:2024-08-08 08:17:37

规划育苗、组织培训、现场指导每逢沙蚕育苗时节,罗源沙蚕科技小院的师生就格外忙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科技小院写入其中,并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作为新晋的第五批省级科技小院之一,罗源沙蚕科技小院自建立以来,不断深化与科研单位、高校的产学研用合作,吸引不同领域的专家入驻科技小院,围绕沙蚕、大黄鱼等当地产业开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不断实现水产种业、养殖技术新突破,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

深入生产一线

沙蚕俗称流蜞,既可用于生态修复,又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海中冬虫夏草的美称。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谢仰杰介绍说,流蜞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水质干净、水咸淡适宜、泥巴松软度适中等条件缺一不可,最好还能每天模拟潮汐涨落进行灌溉。

我省的沙蚕养殖区主要分布在罗源县、福清市、霞浦县等地,其中罗源县为主产区,其产量占全省沙蚕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目前,我省的沙蚕养殖规模及产量还远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要想推动沙蚕养殖业量质齐升,利用创新农业科研攻关模式尤为重要。

科技小院坚持把各高校的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让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设计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提升科研能力。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工程师陈志说,坚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才能让科研成果在田间转化出实效。

在科技小院的助力下,我们所养殖的沙蚕繁育周期拉长,每年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可以繁育沙蚕,产量明显提升。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兰昌花说,如今,公司的养殖基地每天能稳定上市上千公斤沙蚕,年销售额可达2500万元,带动周边70多户农民养殖沙蚕,每户年均增收4万元。

学生常驻是科技小院区别于其他农业科技创新载体的地方。去年,罗源沙蚕科技小院的驻院研究生配合有关专家,对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中国鲎进行了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中国鲎生活在浅海沙质海底,是肉食性动物,生殖周期较长,需10年以上才能成年。想人工繁育中国鲎,既要把控水质,又要保证营养饵料的稳定供应,而沙蚕就是中国鲎的饵料。科技小院的入驻专家研究了沙蚕作为饵料对中国鲎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中国鲎的人工繁育系列研究,初步解决了中国鲎人工驯养、自然产卵、受精卵孵化和幼鲎大规模培育的技术难题,使大规模的中国鲎苗种生产成为可能。

派驻的研究生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也积极为农户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帮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对此,沙蚕养殖户尤永拥感触颇深。从事沙蚕养殖的这5年多来,我经常会遇到许多养殖难题,特别是一到夏天,沙蚕就容易死亡,让我非常苦恼。后来,在科技小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这个问题被成功破解。现在,我每天都有1000多斤的沙蚕销往全国各地,效益越来越好了。尤永拥说,不仅如此,科技小院还向他提供良种和技术培训,让自己的养殖方式更科学、更专业。

当我们看到科研成果转化后,农民有了收获,我们也打心里高兴。谢仰杰感慨。

点亮科技之光

老师,暑假有空来鉴江镇给养殖户们普及养殖大黄鱼的专业知识吗?近日,罗源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晨然正积极与福建农林大学邵光明教授对接,努力把培训办到养殖户家门口。

科技小院既是实践课堂、创新平台,又是转换间。罗源沙蚕科技小院充分发挥在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方面的作用,不仅开展沙蚕养殖培训,也举办大黄鱼、鲍鱼等各类水产的科技培训,为当地的养殖户充电。

鉴江镇位于宁德三都澳口,北连大黄鱼产地官井洋,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沙蚕饵料,因此在养殖大黄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镇内许多村民靠养殖大黄鱼为生。

通过培训,现在我养殖的大黄鱼总体成活率能提高10%以上,相信在科技小院的技术指导下,接下来的成果会更加丰硕!大黄鱼养殖户张航文说,以前他总凭着自己的经验来养殖大黄鱼,如果想向人请教养殖经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路费去外地学习,成本高昂。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享受专家的指导,自己养殖大黄鱼的底气更足了。

据介绍,罗源县科学技术协会每年邀请专家至少开展2期水产养殖培训,同时,组织罗源沙蚕科技小院在福州、泉州及当地开展多次科普教育活动。在科普课堂中,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翁朝红教授为我们作了海洋知识科普讲座,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走进海洋的世界,我特别喜欢。罗源县鉴江中心小学学生陈佳说。

科技小院让科技成果下地入海,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到农村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为农业增产增收作贡献,这既是科技小院的初衷,也是特色。陈晨然说,如今,科技小院开始肩负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发挥科技小院的力量,打造科技创新型小院,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与实践,提高农产品品质、附加值和知名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产业发展赋能。(本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