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新发现白垩纪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 属中国西北首次
更新于:2024-08-08 08:17:42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黄河三峡大景区管委会恐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于近日新发现一组五枚小型恐龙足迹化石。经专家初步判断,这组化石为白垩纪时期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之一。
受近期持续降水影响,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内一处剥落的岩体表面,发现了一组五枚恐龙足迹化石,单枚足迹长度大约一至三厘米。
长期从事恐龙研究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实地考察后初步判断,这组化石为白垩纪早期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之一。
据了解,白垩纪时期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最早于中国四川盆地发现,后来在中国的山东省以及韩国等地也陆续发现过。邢立达说,在临夏的新发现,很可能表明这类足迹在同期有更大的分布,对研究这些区域的生物地层学、地质年代和恐龙多样性都有重要意义。
邢立达介绍,这是首次在中国西北发现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新发现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地层岩面有很明显的波痕构造,说明微小型恐龙足迹造迹者是在水边活动,与不少水鸟足迹化石在一起,这样的组合和其他几个地区的发现保持一致。
这个新发现在科学研究和科普上都非常有价值。通过这些化石,我们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来了解恐龙的小型化,恐龙小型化是恐龙演化为鸟的要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化事件。
20世纪90年代末起,临夏州永靖县发现了总量2000余枚的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该足迹化石群分异度高、保存清晰且多层位出现。
- 韩国教练朱世赫哭泣:20多年了遇到中国都输
- 立秋都有哪些习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传出至少三声爆炸声
- 福州海关查获含有“问题地图”的书籍
- 以媒称黎以停火协议将于27日10时开始生效
- 中非共和国中部发生武装袭击致10人死亡
- 欧盟要求法国等8个成员国采取行动削减赤字 否则可能罚款
- 联合国官员:刚果-金面临极度缺粮问题
-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 福州换补领证可24小时自助办理
- 利好!七部门发文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 美联储公布11月会议纪要 预测12月将再次降息
- 福州冷空气“造访” 气温大跳水
- 第十一届闽台佛教论坛举行
- 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额达6.40万亿元
- 冷空气来袭 漳州开启降温模式
- 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 父母可以撤销房屋赠与吗?
- 1—10月福建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增长超四成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