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后再访“蛟龙”:科学家眼中的深海探索
更新于:2024-08-24 10:47:23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23日电 通讯|11年后再访蛟龙:科学家眼中的深海探索
新华社记者王聿昊
8月22日,正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迎来老朋友--来自中国香港的海洋生物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
在当日的下潜作业中,邱建文随潜航员赵晟娅、傅文韬,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西北面山脊进行深海生物多样性调查,观察拍摄底栖生物分布情况,采集到冷水珊瑚、玻璃海绵、海蛇尾等20余件代表性生物样品。
11年前,邱建文曾搭乘蛟龙号在中国南海参与深潜作业,抵达中国南海1300多米深的冷泉区,观察并采集到贻贝等10余种生物。那时的蛟龙号还很年轻,功能远不如今天强大。回忆起2013年6月19日,邱建文记忆犹新,下潜前,我没有想到这一区域会有如此多生物,水下场景像是沙漠中的绿洲,非常震撼。
但那次深潜也留下一些遗憾。当时没能完成对体型较小、走动能力强的生物采样,有的海参不能适应温压变化,到水面时已经化掉。邱建文说,由于当时对深海的认识比较少,很多生物对于科学家和潜航员来说都是未知,更不要说判定它们的保育价值。
如今再次搭乘蛟龙号下潜,邱建文对深海生物有了更多了解。结合深海一号船即时勘测的地形地貌资料,以及自己在深海生物多样性、遗传连通性等领域的研究,他清楚即将下潜的海山可能会出现哪些大型生物,哪些生物具有采样和研究价值、哪些已近濒危。他也从蛟龙号近日下潜中带回的翔实资料里汲取更多经验,让水下每一分钟都能被充分利用。
此外,邱建文搭乘的蛟龙号也经历了全面技术提升。框架结构优化、水下灯光视频系统升级、载人球壳寿命监测6个大项28个小项的技术升级,让蛟龙号具备水下精细探测、目标快速搜索、原位定点取样等更加先进的作业能力。
除了下潜体验更舒适,我明显感到蛟龙号的全套下潜作业流程都变得更加流程化和专业化。邱建文说,蛟龙号已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下潜的每个环节都在蛟龙团队的掌控之中。虽然在水深2000米左右的海山山脊受到较强且持续的底流影响,但主驾潜航员赵晟娅在资深潜航员傅文韬的协助下,始终沉着冷静,顶着底流在海山峭壁高效完成了下潜作业。
船时22日16时许,蛟龙号结束约9小时的下潜作业回到水面。仅用10多分钟,蛟龙号便在船员、技术保障等团队的密切配合下,返回到其支持母船深海一号的后甲板上。
今天我们看到了小飞象、偕老同穴海绵等水下生物,采集到不同颜色和种类的珊瑚样品。邱建文和潜航员一起向中外科学家介绍当天的下潜情况。科学家们则根据专业分组和分工,紧锣密鼓地在船上实验室开始样品处理工作。
两小时后,蛟龙号搭载的4K摄像机拍摄的水下画面出现在潜器监控中心屏幕上。邱建文带领大家回顾当天的下潜,讲述着屏幕上的一个个深海精灵。
和多年前在中国南海的下潜经历一样,这次邱建文也看到了名为偕老同穴的海绵生物。据他介绍,这种海绵生物有着玻璃纤维组成的外壳,能够抵御捕食者,中空结构为一对雌雄俪虾提供了居住空间。这对与海绵共生的俪虾帮助海绵清洁体壁,使海绵晶莹剔透。但是随着慢慢长大,俪虾终有一天会困在海绵的复杂结构中无法游出,故名偕老同穴。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的深潜是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首个航次。而今,邱建文在蛟龙号首个国际航次中,与来自五大洲的科学家一同探寻西太平洋的深海奥秘。
得益于中国深海事业的快速发展,我能有机会多次深入海底,在一次次的深海探索中不断加深对海洋生物生态学的认识。期待通过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与各国科学家开展多学科研究,共同解决深海生态保护问题,构建美好的地球家园。邱建文说。
- 老板免费帮绞肉致八级伤残 法院判决:自身承担70%主要责任
- 好生活在路上
- ROG游戏手机9系列开售 骁龙8E+185Hz屏 4999元起
- 236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首次对外完整公布
- 招聘人数7969人!福建这场大型招聘会别错过
- 厦门全市首张海鲜卷小作坊拿到登记证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举行颁奖仪式
- 晋安区乡村振兴丰物大集活动举行
- 福州今年第七次土拍收官成交金额43.67亿元
- 员工称胖东来不卖农夫山泉绿瓶水:胖东来自营矿泉水上市,售价1.2元/瓶
- 两岸职业技能选手福建平潭切磋技艺
- 黑神话获金摇杆年度游戏奖和最佳视觉设计 官方发文感谢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
- 日本核心CPI连续38个月同比上升
- 为两岸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 不要接!不要接!福州两人差点损失60万元
- “山水相连 情感交融”两岸书画交流展在厦门举办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