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立冬 立冬节气介绍

更新于:2024-10-20 09:19:58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当冬至来临之时,大部分地区都会有冬至相关的物候特征,但是全年没有冬天的东南沿海,和一直都是冬天的青藏高原并不会被立冬所影响,那么你知道什么叫立冬吗?但是立冬为冬日之始的说法是被认同的,立冬一到,就代表着寒冷的冬季真正的来了,小编就在这里,为各位朋友们说一说立冬节气介绍,快来看看吧,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

  【什么叫立冬】

  立冬拼音

  ldōng

  立冬英文参考

  beginningofwint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eginningofWinter[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立冬注解

  立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1]。我国习惯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冬,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因为节名。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立冬简介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季节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起始;节气法划分的冬季,表示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气温法划分季节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起始;气温法划分的冬季,表示天气寒冷了。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它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中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立冬气温

  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农历上的立冬并非气象学上冬季的开始。中国幅员辽阔,真正意义上的冬季是以连续5天气温低于10℃为标准。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10月下旬首都北京也已一派冬天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

  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

  【立冬节气介绍】

  立冬物候现象

  立冬,意味着万物开始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

  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各地温差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大,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立冬后,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

  北方的许多地方早已是风干物燥、寒气逼人。在南方有的地区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我国岭南的南部与北部温差较大,冬季一般只有北部降雪,南部极少降雪。

  按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标准,候平均温度10℃以下算入冬,我国海南在以气温变化划分的立冬标准上,属全年无冬。

  立冬气候特点

  立冬小雪(十月小阳春)立,建始也,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获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季节类节气。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我国南方地区(低纬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足、湿度大,季节转换时降雨量、风暴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少雨、少风暴,季节转换时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北方地区(中纬地区)四季气温变化分明。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地球位于赤纬-16,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变小,白昼时间缩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还不很冷。

  孟冬(立冬至小雪)期间,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

  在南方部分地区初冬(孟冬)这时期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在进入冬季前至春季这段时间都很寒冷,冬季几个节气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下雪是北方冬季的主要特征。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立冬至小雪节令(相当于农历十月)期间,常会有一段温暖如春的天气,以致一些果树误以为春天到来,二度开花,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三九天之前通常不会很冷。

  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自冬至节气起,开始进入三九天,强冷空气南下频繁,气温骤降,天气寒冷。所以,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后。

  立冬农事活动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华北及黄淮地区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及华南地区,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林区的防火工作也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了。